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bob鲍勃体育下载:宜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来源:bob鲍勃体育app 作者:bob贝博 发布日期:2023-09-23 14:40:09

  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为汽车运输服务的线形工程结构物。由于反复承受荷载的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特别是交通量和超限超重车辆的持续不断的增加,有些筑路材料的使用性质衰变,加上在设计施工中留下的某些缺陷,致使现有公路的使用功能日益退化,维以适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因此,加强公路保养、维修和改善是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路养护是保证汽车快捷、安全、畅通、舒适行驶的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公路养护的目的是: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以提高运输、社会、经济效益。公路养护的基本任务是:采取正确的持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的时间,降低养护成本,以节省资金;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慢慢地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并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线和构造物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慢慢地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各级公路养护管理机构都应把现有公路的养护管理和技术改造作为首要任务。

  (1)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2)六车道高速公路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1)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用于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1)双车道二级公路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1)双车道三级公路适应将各种各样的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1)双车道四级公路应将各种各样的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2)单车道四级公路应将各种各样的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公路按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划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简称省道)、县级公路(简称县道)、乡村公路(简称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类。

  1、国道:连接省与省之间、省级以上的公路,并具有国防、军事等重要政治、经济作用骨架网络线路,称之为国家干线、省道:连接省内各地骨架网络线路,并通往省内主要城镇等交通运输主动脉的公路,称之为省级干线、县道:连接本地市州内、县与县之间的公路,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应用等公路,称之为县级公路。

  4、乡道:连接乡村之间,农场及各集镇、居民点、村庄等公路,称之为乡道公路。

  5、专用公路:连接机场、重要基地、矿山等政治经济特殊公路,专门为其服务的称之为专用公路

  1、公路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累积的技术经济资料,进行科学分析,预先防范,消除导致公路损毁因素,增强公路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特别要做好雨季防护工作,减少水毁损失。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充分的利用原有工程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降低成本。

  3、推广应用选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4、重视综合治理,保护生态平衡、路旁景观和文物古迹;防止环境污染;注意少占农田。

  5、全面贯彻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桥梁的检查、维修、加固和改善,逐步消灭危桥。

  6、公路养护工作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的规定;公路施工时应注重社会效益,保障公路畅通。

  1、认真开展路况调查,分析公路技术状况,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后果,采取比较有效、先进、经济的技术措施。

  3、推广路面、桥梁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公路数据库,实行病害监控,实现决策科学化,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4、推广GBM工程,实施公路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改变现有公路面貌,提高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

  5、认真作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积极开发,采用自动化观测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为公路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及社会各方面提供全面、准确、连续、可靠的交通情况信息资料。

  6、改革养护生产组织形式,管好、用好现有的养护机具设备,积极引进、改造、研制养护机械,逐步实现养护机械装备标准化、系列化,以保障养护工程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劳动环境。

  7、加强对交通工程设施(包括标志、标线、通讯、监控等)、安全保障工程、收费设施、服务管理设施等的维护、更新工作,保障公路应有的服务水平。

  1、小修保养工程:对公路及其一切工程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所谓保养,是指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日常保护工作,使其减少自然损失。因而它通常是由养护工区(站)按月(旬)安排计划在年度小修保养定额经费内列支且常进行的工作。

  2、中修工程: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工程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原状的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它通常是由基层公路管理机构按年(季)安排计划并组织实施的工作。

  3、大修工程: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个别增建、以慢慢地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建设项目。它通常由基层公路管理机构或在其上级机构帮助下,根据批准的年的计划和工程预算来组织实施的工作。

  4、改善工程: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因不适应交通量和载重需要,而分期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或通过改善明显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建设项目。它通常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或地(市)级公路管理机构依据批准的计划和设计预算来组织实施或招标完成的工作。

  除了上述四类养护工程之外,对于当年发生的较大水毁等自然灾害的抢修和修复工程,可另列为公里水毁工程专项办理。而对当年不能修复的项目,视其规模大小列入下年的中休、大修或改善工程计划内完成。

  (四)、公路养路费的使用,一定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首先满足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水毁修复工程的需要,然后安排必要的改善工程。

  1、公路养护的质量发展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2、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应根据路况实际达到质量发展要求的程度,划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一优、良等公路里程占养护总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为衡量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具体评定办法按现行《公路养护质量检查平定标准》(JTJ075-94)实行。

  3、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除考核桥梁的完好程度外,应创造条件按时进行检查其实际承载能力,逐步将“桥梁载重能力适应率”作为专项考核指标。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贯穿全线,连接桥梁、隧道。路基的强度和稳定能力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门槛。桥头引道路基对桥梁的使用及破损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通过路基养护,使之达到保持路基土密实,排水性能好,各部分尺寸和坡度符合相关规定并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的要求。

  路基养护的经营事物的规模最重要的包含下列内容:为修、加固;路肩、边坡;疏通、改善排水设施;维修、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消除坍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观察和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有计划、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对局部路基进行加宽、加高、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不良路段,使之逐步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日常的保养工作主要是:整理路肩、边坡、清除路肩杂物,以保持路容整洁;疏通边沟,保持排水系统通畅;清除挡土墙、护坡、护栏滋生的杂草,修理伸缩缝、泄水孔以及松动的石块;对护栏、路缘石进行修理刷白工作,以保持其使用效果。

  a、根据路基在使用中的破损情况及实际要,开挖小段边沟、截水沟,保持排水能力,并分期铺砌边沟,以增加边沟的坚固性,减少淤塞与渗透;消除零星坍方,填补路基缺口及处理轻微沉陷。

  b、改善视距,在行道树和弯道视距范围内因树木生长而使视距受一定的影响时,应及时对树木进行剪修。

  (1)在原路技术等级内整段改善线)拆除、重建或改建较大挡土墙、护坡等防护工程;

  (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规定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破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整洁,与路面接合平顺。

  (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泻水槽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标准要求,排水畅通,进出口维护完好无损,泄水孔无堵塞。

  (6)做好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的预防、治理和抢修,尽力缩短阻车时间。

  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黄界,是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路面是在路基上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供汽车行驶、直接承受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其作用是满足行车的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要求。因此。一定要采取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的养护、休息措施,使排水畅通,行车顺适、安全;并对原有路面有计划地进行改善,提高其技术状况,以适应社会经济及运输发展的需要。

  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可分为日常巡视与检查、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专项养护工程等内容。

  a、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包、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其危害程度及趋势;

  修补路面的泛油、拥包、轻微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4〉局部改线。对不适应交通要求、不符合路线标准的路段,通过局部改线,提高公路等级,使其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及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不良因素,发现路面初期病害应及早维修。

  (8)对路面较大损坏,应根据破坏程度,及时安排大、中修或专项工程,做维修和整治;对路面承载能力不够或不适应交通要求的,应根据不一样的情况进行补强、加宽或改线,以提高公路等级。

  (9)应重视路面排水。及时修补沥青路面的坑槽和裂缝,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对已渗入基层的积水,应设纵横向盲沟排水,地下水位较高的在排水沟下面设置腹式盲沟;应加强路面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

  因破损或病害而采取修复措施进行处治,路表外观上已修补的部分与未修补部分明显不同

  1)、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缝宽在6mm以内的,宜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缝宽在6mm以上的,应易除缝内杂物和松动的缝隙边缘,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也可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

  2)、对轻微的裂缝,在高温季节可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法修理,或进行小面积封层;在低温、潮湿季节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封层或采用相应级配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3)、因土基、路面基层的病害或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类破损,首先应处理土基或基层,然后再修复路面。

  4)、因路面用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龄较长,产生较大面积的裂缝,但强度尚好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下列修理方法:

  b、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布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

  1)、因低气温施工的沥青面层造成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10℃以上),清扫干净,重做喷油封层,喷布沥青0.8-1.0kg/m2后,撒3-5(8)mm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如在低温潮湿季节可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修理;小面积麻面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修理。

  3)、由于基层或土基松软变形而引起的松散,应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的病害,而后重做路面。

  4)、如因采用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差造成松散,则应在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增粘剂或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粉、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用石灰浆处理粗集料等抗剥离措施,改善沥青与矿料的粘附力,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

  1)、在气温较高时(或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将油包铲除,而后找补平整,再用烙铁烙平。

  1)、属于基层原因引起较严重的拥包,用挖补方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重做面层。

  2)、由于面层原因引起较严重的拥包,应在气温较高时(或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铲除,而后找补平顺,用烙铁烙平;面层较厚、拥包范围较大、气温较低时,可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平。

  1)、对于泛油路段,应先取样作抽提试验,求算出油石比,然后确定不同的处治措施。

  2)、含油量高的严重泛油路段,一般在高温季节撒料强压处理,先撒一层S10(10-15mm)或更粗些的碎石,用重型压路机强行压入,达到基本稳定后,再分次撒S12(5-10mm)的碎石,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3)、泛油较重路段,根据情况可先撒S12(5-10mm)的碎石,待稳定后,再撒S14(3-5mm)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

  4)、轻度泛油,可撒S14(3-5mm)的石屑或粗砂,通过行车碾压至不粘轮为度。

  6)、在行车碾压过程中,要及时扫回飞散的集料,待泛油稳定后将多余的集料清扫回收。

  a、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正方形或长方形)。若采用沥青混合料预制块修补,应划出尺寸等于预制块倍数的轮廓线。

  c、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或选用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铺平,并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塞预制块四周拉缝烙平压实;新填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d、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制备工艺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热拌法、冷拌法(热油冷料拌和)或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袋装预拌化沥青混合料等,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

  3)、在雨雪连绵的寒冷时节,为控制坑槽扩展,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补坑槽,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修复。

  1)、挖出破损边缘,切成纵横规则断面,并适当挖深,采取局部加厚面层边部的办法修复。

  2)、改善加固路肩或设硬路肩,使路肩平整坚实,与路面边缘衔接平顺,并保持路肩应有的横坡,以利排水。

  4)、平交道口处,可适当加宽路面,衔接顺适,以减轻行车冲击边对边缘部分的破坏。

  1)、属于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良而脱皮者,应先清除脱落和已松动部分的面层,清扫干净,喷洒透层沥青后,重新铺面层。

  3)、由于面层与封层没有粘结好,初期养护不良而引起脱皮,应先清除脱皮和松动部分,清扫干净后,洒(刷)上粘层沥青,重新封层。

  1)、仅由于面层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和轻微下沉,如土基和基层都已密实稳定,可拉毛、扫净、洒粘层沥青后把沉陷部分填补到与原路面平齐。

  2)、如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的沉陷,应先将土基和基层修理好后,再修复面层。

  a、采用路面铣刨机或风镐翻松车辙表面一定深度(如10-20mm),并清除干净。

  2)、属于咱面横向推挤形成横向波形车辙,且已稳定的,宜按上款步骤铣高补低恢复路面横坡;如因不稳定夹层引起,则应清除不稳定层,重铺面层。

  2)、如面层和基层间有夹层,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夹层后喷洒透层沥青,重铺面层。

  3)、小面积面层搓板(波浪),也可在波谷内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起伏较大者,则铲除波峰部分进行重铺;大面积波浪(搓板),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削波峰后重新罩面。

  1)由于面层成型不好,雨、雪水下渗引起基层表面轻度发软或冻胀而形成轻微翻浆,可于春融季节及水分蒸发后,修理平整,促使成型。

  2)低气温施工的石灰土基层,发生上层翻浆,应挖除到坚硬处,另换新料修补基层和重铺层面;或根据条件,采取短期封闭交通的办法防止翻浆蔓延扩大。

  3)由于排水不良造成的翻浆,应采取加深边沟、设置盲沟等排水措施,或采用水稳性好的垫层,基层重新修复路面。

  2)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接缝的填缝料出现缺损或溢出,应及时填补或清除,并应防止泥土、砂石及其他杂物挤压进入接缝内,影响混凝土路面板的正常伸缩。

  3)路基路面(包括路肩、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应经常检查和疏通,防止积水,以保护路面不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损害。

  4)路面各种标段、导向箭头及文字标记,应及时清洗和恢复,经常保持各种标线、导向箭头及文字标记,应及时清洗的恢复,经常保持各种标线、标记完整无缺,清晰醒目。辅助和加强标线作用的突起路标,应无损坏、松动或缺失,并保持其反射性能。

  5)路肩外和中央分隔带内种植的乔木、绿篱和花草,应及时浇灌、剪修,以保持路容整齐、美观。如有空缺或老化,应适时补植或更新。对病虫害,应及时防治。对影响视距和路面稳定的绿化栽植,应予以处理。

  6)对路面、路肩和路缘石等的局部损坏,应查清原因,采取合适的材料和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持路面具备各级公路所要求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

  7)对路面的较大损坏,应按本规范对路面检查评定结果确定的养护对策,安排大、中修或专项工程,进行维修和整治。局部路段路面损坏严重的,应予以翻修,以达到设计标准;整个路段路面平整度、抗滑能力不足的,可采取罩面,铺筑加铺层,以恢复其表面功能;整个路段路面接缝填缝料失效的,应予以全面更换。

  8)对承栽能力不足或不适应交通发展要求的路面,可根据不同情况做加铺、加宽,以提高承栽能力和通行能力。

  1)裂缝——裂缝包括纵向、横向、斜向和交叉裂缝。是指通底的裂缝,将板块分割为两块或三块,初期可能未贯通板面,但终将发展为贯通板面;交叉裂缝是裂缝相互交叉,将板分割为三块以上(又称破碎板)。产生原因是:重复荷载应力,翘曲应力及收缩应力等综合作用;水的浸入及过大的竖向位移的重复作用,使基层受到侵蚀产生脱空;土基和基层强度不够;接缝拉开后,丧失传荷能力,在板的周边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水泥质量差、不稳定,粗细集料质量差;施工操作不当,养生不好。

  2)板角断裂——板角断裂是一条垂直通底且与板角两边接缝相交的裂缝,从板角到裂缝两端点间的距离分别等于或小于端点所在板长的一半。产生原因是:通常是由于板角处受连续荷载作用,基础支撑强度不足和翘曲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

  3)接缝材料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分为纵缝和横缝。横缝又分为胀缝(真缝)和缩缝(假缝)两种。胀缝在使用中随气温而变化,气温上升时填缝料会被挤出;当气温下降填缝料不能恢复中形成空隙,泥、砂、石屑等杂物侵入,成为再次胀伸时的障碍,且雨雪水亦能沿此空隙渗入,损坏基层和垫层,造成路面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缩缝的变化较小,但经过若干次收缩,能把假缝折断直真缝,填缝料自身的老化,也会造成象胀缝一样的后患。产生的原因是:施工、养护不规范,切缝、清缝不及时或没有达到规定的深度,也是造成接缝破损的原因之一。

  4)边、角剥落——边、角剥落是指接缝两侧各60cm宽度内或板角15cm范围内的破裂。产生原因是:接缝落入坚硬的杂物,板在膨胀时产生了超应力,边缘被硬物挤碎;重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传力杆设计或施工不当;接缝处混凝土强度低。

  5)错台——错台是指接缝处相邻面板的垂直高差。产生原因是:路面板在车辆轴载的作用下,造成接缝处板块不均匀下沉。在温度和湿度梯度作用下,板在接缝处产生翘曲;横缝处未设置传力杆;施工操作不当。

  6、唧泥——唧泥是指车辆通过时基层细料和水一起从板接缝处挤出,逐渐使基础失去支撑能力,在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最终能产生板断裂的现象。产生原因是:填缝料损坏,雨水下渗和路面排水不良。

  7)拱起——是指横缝两侧的板体发生明显抬高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设置不当,使板受热时不能自由伸长。

  8)表面裂纹与层状剥落——表面裂纹是指浅而细或发丝状的网状裂纹,仅产生在路面表层。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它会发展为深度6-12mm的表层层状剥落。产生原因是:水灰比过大、过度抹面、养护不及时、用盐化冰雪、冻融循环和集料质量低劣、水泥中的碱(氧化钠及氧化钾)与集料中的某些特定矿物质发生碱硅反应等。

  9)坑洞——路面板表面呈现孔洞状的破损现象。直径一般为2.5-10cm,深为1-5cm。产生原因是:施工质量差或混凝土材料中夹带朽木、纸张和泥块等杂物;某些车辆的金属硬轮或掉落硬物的撞击。

  10)修补损坏——修补损坏是路面板损坏修补后的再次损坏。产生原因是:原有病害没有根治;修补质量差;交通荷载过大。

  1〉交通控制:摆放锥形标,上游过度区30~65m,工作区具实定,下游过度区30m。

  2〉领取材料工具:锥形标、扫帚、吸水布条、小扁凿、小铁锤、清缝机、吹风机、填缝料、加热设备、滤网填缝机、铁沟、喷灯。

  4〉清缝:用清缝机配合钢丝小钩子将原填缝料及掉入缝隙槽内的砂石杂物清除干净。

  11〉填缝:填缝料罐注深度值为3~4cm,当缝深度大时,缝的下部可填2.5~3cm高的多孔柔性垫底材料或泡沫塑料支撑条。填缝灌注应做到饱满、密实、粘接牢固,在填缝的同时,须用铁沟来回沟动,以增加与缝隙的粘接和填缝的饱满。罐注高度夏天宜与面板整齐,冬天宜稍低于面板2mm。

  对于水泥砼路面其它维修方法,依照行业标准JTK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进行。

  运营中的桥梁,由于频繁承载,甚至常常严重超载;再加上自然界乃至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交通事故等人为事端的侵袭,会造成桥梁损伤和局部破坏。日积月累,桥梁的损伤种类和损伤部位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加之因设计和施工的原因导致一座先天不足的桥,则更会问题丛生,难以维持正常使用状态。因此,桥梁的管理、养护和维修工作超来越显的重要。只有认真地、不间断地进行管理、养护、维修,才能保证桥梁的各组成部分均处于健康状态,确保安全运营,最大限度实现和延长桥梁的设计使用寿命。

  1)2004年10月,我国开始实施《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这是我国的第一本专门关于桥涵的养护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公路桥涵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桥涵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保证行车畅通、安全。

  (1)建立健全桥涵的检查、评定制度。建立管理数据库,便于监控和科学决微。

  (2)养护应做到:外观整洁;桥面铺装坚实平整、坡度适中;桥头连接顺适;排水畅通;结构完好无损;标志标线及附属设施齐全完好。

  (3)桥涵构造物的养护,首先应使原结构保持设计荷载等级的承载要求及设计交通量的通行要求。然后才是根据交通量的发展需要,通过改造改建来提高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

  (4)桥涵构造物养护应有对付洪水、流冰、泥石流和地震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备有交通应急方案。

  (5)新建或改建桥梁交工接养,应有完备的交接手续并提供成套技术资料。特大桥、大桥应配置养护设施、机具、设计单位应提供养护技术要点和要求。

  3)公路桥涵养护应遵循技术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在做法上推广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对一般的桥梁,每季度至少一次,汛期应加强检查。对特大桥,特别是悬索桥、斜拉桥,则应日常对桥梁的各部位各主要构件逐一检查,始终不断地轮回进行。

  ①新建桥交付使用1年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对悬索桥、斜拉桥及系杆拱等有拉索构件的桥,建成后的3年内,宜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②不同类型桥梁视其技术状况,定期检查的周期可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况下,PC梁式桥可每3-5年全面检查一次;RC拱桥可每3年全面检查一次;钢桥可每2-3年全面检查一次。

  ③在经常检查中发现的重要部件构件病害状况为三、四类或五类的桥梁,应立即安排一次全面检查。

  专门检查: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损伤较厉害的桥梁;要求提高承载等级的桥梁。

  (1)小修——对桥梁的各部分,包括设计规定的引桥、引道,以及其各种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处于经常性完好状态。此项工作经常进行。对特大型桥梁,每天都轮回进行。

  (3)大修——对以上提到的项目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个别增建,以逐步提高其通行能力。每隔数年(如10-15年)按批准的计划进行。

  (4)改善工程——因不适应交通量和载重需要而提高技术等级,或通过改善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

  3)不同桥型,不同材料做成的桥梁养护、维修加固,依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规定进行。

  1、重要部件功能良好,材料有局部(3%以内)轻度缺损或污染,裂缝宽小于限值;

  1、重要部件材料有较多(10%以内)中等缺损,裂缝宽超限值,或出现轻度功能性病害,但发展缓慢,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2、次要部件有大量(10%-20%)严重缺损,功能降低,进一步恶化将不利于重要部件和影响正常交通;

  1、重要部件材料有大量(10%-20%)严重缺损、裂缝宽超限值,风化、剥落、露筋、锈蚀严重,或出现轻度功能性病害,且发展较快。结构变形小于或等于规范值,功能明显降低;

  1、重要部件出现严重的功能性病害,且有继续扩张现象,关键部位的部分材料强度达到极限,出现部分钢筋断裂、混凝土压碎或杆件失稳变形的破损现象,变形大于规范值,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响应不能达到平时交通安全通行的要求;

  1、墩台3%-10%的表面有各种缺损、裂缝宽超限值,有风化、剥落、露筋、锈蚀现象;砌体灰缝脱落,局部变形等;

  1、墩台10%-20%的表面有各种缺损,裂缝宽而密,剥落、露筋、锈蚀严重,砌体大面积松动、变形;

  2、墩台出现下沉、倾斜、滑动、冻拔现象,变形小于或等于规范值。台背填土有沉降裂缝或挤压隆起,变形发展较快;

  3、基础冲刷大于设计值,基底冲空面在10%-20%以内。桩基顶段被侵蚀、露筋、缩颈,或有环状冻裂,木桩腐蚀、蛀蚀严重

  1、墩台不稳定,下沉、倾斜、滑动、冻拔现象严重,变形大于规范值,造成上部结构和桥面变形过大,不能正常行车;

  3、基底冲刷深度大于设计值,冲空面达20%以上。地基承载力降低,桥台岸坡滑移

  支座错位、变形、破损严重,已失去正常支承功能,使上下部结构受到异常约束,造成支承部位的缺损和桥面的不平顺

  1、结构3%-10%的表面有各种缺损、裂缝宽超限值,有风化、剥落、露筋、锈蚀,桥面板裂缝渗水;

  1、结构10%-20%的表面有各种缺损,重点部位出现接近全截面的开裂,裂缝宽超限值,顺主筋方向有纵向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剥落严重,桥面开裂渗水严重,砌体有较大松动、变形;

  2、重点部分出现全截面开裂,裂缝宽度超过限值,部分钢筋屈服或断裂,混凝土压碎。主拱圈出现四匀,成不稳定结构;

  1、主要构件有严重扭曲变形、开焊,锈蚀削弱截面10%以上,钢材变质,强度性能恶化。油漆失效面积在50%以上;

  1、翼(耳)墙出现个别裂缝,缝宽小于限值,局部剥落,砌体灰缝脱落,面积在10%以内;

  1、翼墙断裂与桥台前墙脱开,但无明显外倾、下沉,砌体灰缝脱落、局部松动外鼓,面积小于20%;

  2、锥(护)坡出现大面积塌陷,铺砌缺损,形成冲沟或积水坑,坡脚有局部冲蚀;

  2、锥(护)坡体和坡脚冲蚀严重,有滑稳、坍塌,坡顶下降较大,作用明显减小;

  公路养护管理站是公路管理部门最基层的生产管理单位,养护生产一切活动都要在养护管理站具体落实。重视和加强养护站规范化管理,直接关系到公路部门窗口形象与发展问题,是公路养护工作的重心,不可忽视和松懈,应切实纳入公路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轨道,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好务。本章站务管理重点,结合养护站内业统计、财务、材料三个方面管理讨论学习。

  养护站统计管理工作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管理;二是图表管理;三是劳动分配和统计台账。

  基础管理工作是养护统计管理的关键,只有做好基础统计工作才能正确反映日常生产情况,才能为养护工作计划、生产安排提供可靠数据,才能准确地进行劳动分配,从而才能提高养护职工的积极性。

  7、有关的各项调查记录(桥、涵构造物、路面、路基病害、水毁、交通量等调查)

  8、建立健全九项统计台账,如考勤、资金、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养护材料、机具使用、劳动工资分配、路况变化、桥梁检查、交通量观测情况等。

  气象图记载当天上、下午天气变化情况,分别用红、兰、黑、虚点表示晴、阴、雨、雪气象,但是夜晚天气无从反映,要求在站务日志中反映记载。

  记载反映养护线路每公路路况升降变化情况,方框内分别用红、黄、兰、黑表示优、良、次、差等路。

  (1)路况检评以公里为单位(一公里内不同路面用不同标准换算合并考核)一公里内不能评为几个等级,但养护止点除外。

  (2)养护质量考核总分100分,路面50分、路基20分、桥涵构造物10分、标示10分、绿化10分。

  (3)优等路检评总分90分以上(含90分),路面45分以上(含45分),路基15分以上(含15分),其他各项不低于6分(含6分)。

  3)本月结存=上月结存+本月购进(采备)-本月使用,但本月使用采备材料一定要与原始记录、材料消耗日记、报表、台财相符,不得人为填写。

  (1)期未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已经招用但到期未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指标均不得做期未人数统计。

  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未人数相加之和被2除求得。

  (1)、本月日历工日:是指本月每天(包括公休工日)的工人实际工作与未实际工作的天数之和(日历天数)。

  (4)、实际工作工日:是指工人实际工作的天数。包括:(a)加班工日数;(b)因公出差到外工作的工日数;(c)因工人原有工作结束或发生停工,临时被调从事其它生产工作的工日数。

  (5)、缺勤工日: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到站参加生产,但由于单位或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疾病、产假、事假、探亲假、婚丧假、旷工、工伤假等),未能出勤参加生产的工日。

  (6)、非生产工日:是指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单位指派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而未从事公路养护生产的工日。

  3)、劳动工效:用以考核定额的完成情况。在计算劳动工效时分单项工程和综合工程两种。其计算公式为:

  4)、劳动生产率:是指报告期每个职工平均完成的工作量(或实物量),以报告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或实物量)被全部职工平均除求得。

  (1)、实有台数:是指公路养护部门实际拥有机械台数。凡产权属于公路养护部门的机械数,均应统计。

  (2)、平均台数:是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机械台数,是根据在报告期内每天的机械台数相加,用日历日数去除求得。

  (3)、实有能力:是指报告期未最后一天同类机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的总和。机械能力一般按机械的工作部分或动力部分的容量(或功率)计算。

  (4)、平均能力:是报告期内同类机械平均每天的能力。即用报告期内每天的同类机械能力数相加,用日历日数去除而求得。

  a、日历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台数(不管机械的技术、工作状况如何)乘日历日数之积。

  b、例假节日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台数(不管机械的技术、工作状况如何)乘国家规定的例假、节日数之积。

  c、制度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台数(不管机械的技术、工作状况如何)乘制度日数(日历日数减例假节日数)之积;或日历台日数减去例假节日台日数求得。

  d、完好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日历(或制度)台日数内处于完好状态下机械台日数。包括修理不满一日的机械。不包括在修一日以上、待修、送修在途的机械。

  e、实作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机械实际出勤进行施工的台日数。不论在一日内参加生产时间长短或分几个台班均算作一个实际台日。

  A机械实际完成总产量:是指报告期间内同类机械实际完成总产量,即相同机械实际完成产量之和。不能按机械单位能力乘机械工作次数计算。

  B、机械效率:是指报告期内同类机械的单位能力完成的产量(包括待处理报废的机械能力)。

  统计台账:是对已发生的事物变化的数据记载。统计台账分为历史台账和一般台账

  历史台账:历史台账最低记载单位时间为一年,反映历年变化数据。如:人员、好路率、综合值、出工率、出勤率、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资金计划、资金应用、公里成本、交通量、大中修工程及各项生产招标(工程量)完成情况等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数据。

  一般台帐:是指以年度为单位,分月、旬反映事物变化数据。如人员、职工考勤、标工、工资、奖金、津贴、养护材料资金运用情况,交通量、好路率、机械利用率、机械成本费用及各项生产指标(工程量)完成情况等数据。

  A、即要反映总体也要反映个体,如职工工资和机械利用率,即要记载总分酬、机械利用数据也要记载每个人工资和单位机械利用数据。

  B、记载数据必须客观,不能带有半点主观意念,更不能存有报喜不报忧的心理,否则就失去设置台账的价值和意义。

  C、各项数据必须来源于各种原始记录、、账、单据、报表等不能凭空填写,要做有据可查。

  (1)单项工作、年度工作结束后,应对其所有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归档,以备查待用。

  (2)资料装订时,要根据资料的不同纸张型号,设置美观、大方、适用的封面,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

  1、开展好经济核算。根据有关规定,依照上级控制下达的各项费用指标,正确执行管理站的用款计划和结算,进行经济分析和核算。

  2、厉行节约。养护费用的使用,要精打细算,专款专用,做到少花钱养好路,以尽可能减少人力和物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3、实行财务监督。站内要做到财务公开,大家对开支予以监督管理,借以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规定,保证生产费用的正常开支。

  1)生产用固定资产。指公路养护施工和管理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及动力设备、渡口船舶,其他固定资产;

  5)土地。固定资产的产权属于省公路局或地(市)公路部门。管理站只有使用、保管权。出售、转让、交换、报废等必须上级批准。固定资产要建立账、卡,详细登记,并认真保管、维修不得丢失、损坏或侵占。

  6)各种家具及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的购置、保管、使用、转移等要有严格的制度,防止丢失损坏。要造册登记,家底清楚,坚持修旧利废,节约开支;管理人员离职时要办理交接手续;要结合实际情况定出低值易耗品摊消办法,残值处理收入要交财务入账。

  管理站经济核算是公路养护单位内部以管理站为单位的一种内部经济核算。搞好经济核算,可以提高职工当家理财的主人翁思想,调动他们搞好公路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人关心生产,个个注意节约。从而把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专业核算与群众核算密切结合起来。一是搞好经济核算,可以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直接扎根于广大养护职工之中,促使管理站工人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抓,从而具体、及时、准确地反映管理站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增产节约运动的持久开展。二是搞好经济核算,可以为劳动竞争提供较为可靠、准确的评比数据,对推动劳动竞赛,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奖惩制度都有着重要作用。

  (1)开展经济核算,必须正确确定核算的指标,要本着“干什么、管什么、算什么”的原则、抓住与管理站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主要指标进行经济核算,根据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要在保证好路率、安全和完成养护任务的前提下,核算管理站的人工、材料、工具和额外支出、消耗等有关指标。经济核算的主要任务既然是核算人工和材料消耗,那么就要确定相应的人力、物力消耗标准,即劳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目前,管理站根据公路段下达的好路率、人工和材料消耗计划指标做核算考核,达到以最小的生产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具体核算以下五个内容:

  公路养护单位的质量指标主要是指月、季、年好路率和养护质量综合值考核,它是反映管理站的生产成果。

  劳动核算,就是核算取得上述成果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只有对这两方面都加以核算,才能正确考核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劳动效率的高低。劳动核算的方式有:

  定员数量确定,应按照《湖北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试行)办法》测算方法,结合养护里程工程量,年公里人工定额节约量所得。

  公路养护材料消耗量大,在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管理站消耗的材料主要是砂石和油料,它是通过定额控制的。目前,我们是根据路龄、路况、交通量确定的年公里材料消耗定额,是为了达到计划要求的好路率所必须的材料消耗定额。因此,材料消耗的核算不是主要核算节约的数量,而是要保证这些材料的合理使用,使有限的材料消耗,在生产养护过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这个根本原则必须明确。如果只强调节约材料而忽视好路率的提高,那么材料节约的再多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尽管这样,为反映管理站材料和消耗水平还是应当核算材料消耗的节约和超支。计算方式是:

  生产成本是反应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公路养护单位管理站的成本计划是由上级年初一次下达,分季控制的。因此管理站的成本核算首先要对计划成本所有项目进行分解,具体组织实施。如对材料费、砂石数量、实际单价各是多少,运距远近,怎样实现计划成本指标,只有通过全站职工的精打细算,使全站工人心中有数,才能自觉地挖掘潜力,杜绝浪费,千方百计降低材料单位成本。成本核算,主要内容和方法是:

  机械是指归划管理站自有机械的核算,管理站应按机械名称设置台帐,登记费用开支,计算总成本,然后再按机械的工作日记的产量记录,计算单位成本,用以在站内部明确责任,与社会单价作比较,考核机械的使用是否有利。

  公路养护管理站的成本核算,应在管理段专业会计的指导下进行,因此要求管理站成本核算必须与专业会计核算在核算业务和方法上互相结合。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和可能,公路段会计成本核算中必须分管理站开设账户,而且科目的内容尽量与管理站成本核算口径一致。

  公路小修保养成本:是反映在一个年度内平均每公里公路小修保养实际使用的养护费用水平,其计算单位为:元/年公里。小修保养费用支出包括:

  (1)人工费:指从事公路小修保养的工人工资、奖金、福利(为工资11%)、工会经费(为工资2%)、物价差额津贴、有毒工种营养补贴、误餐补贴、取暖补贴、雇用的临时工工资等。

  (2)材料费:指在公路小修保养过程中所耗用的很多材料费用。包括砂石费、油料费、其它材料费等。

  (4)机械使用费:指机械用在公路小修保养过程所发生的费用。如机械台班、油燃料费、保养修理费等。

  (5)工具费:指在公路小修保养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养路工具的购置和修理费用。

  公路材料是指公路养护和实施工程单位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材料,燃料、动力和协作件等生产资料。公路养护和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数量比较大,材料费用在公路工程建设价格中占70%左右,在公路养护中也占较大的比重、如果材料质高价廉,运输方便,损耗减少,公路工程和养护成本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公路工程和养护地点经常变动,不象工程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变,要求把材料源源不断地供应到不同的使用市场,需要非常精心组织采购和运输。由此可见,材料管理在公路和养护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和和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慢慢的升高,材料供应市场化,加强材料管理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和实施工程的成本,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做好材料的采购、供应、管理、使用四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六项:

  1、根据养护工程任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科学地确定材料的供应量和储备量,材料供应,即是公路养护和工程的后勤,又是公路养护和工程的先行,必须牢固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点,一切从生产出发。保证按质、按量、按时满足生产对很多材料的需要。

  2、科学组织材料供应,加速材料周转。材料供应包括采购、运输、储存等环节。有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及时供应,影响养护和施工任务的完成。

  3、改进和加强材料的验收、保管和发放工作。材料从组织进场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都要经过验收、保管、发放等一系列工作有的材料用后还要回收。做好这些环节的工作,对于减少材料消耗和浪费,满足生产要,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公路材料,大多在工地露天存放,分散在公路沿线,加强材料验收,搞好材料现场保管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个人责任制,使公路养护和施工所需要很多材料能及时投入使用。

  4、随着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发展,公路材料由市场供应的比重将愈来愈大。为此,一定要经常进行市场调研,掌握有关物资的供求情况、供应地点、价格高低、质量优劣,了解市场动态、适应市场变化,并慎重稳妥地订好供货合同,确保材料质优价廉,及时供应。

  5、做好材料消耗和材料储备定额工作。材料消耗定额对科学组织材料供应,合理节约使用材料,减少库存,加速周转,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养护施工生产所需要的很多材料,都应有定额,坚决改变用多少算多少,使用无定额,储存无计划的现象。

  6、厉行材料节约,监督养护和施工合理使用材料。材料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保证供应,另一方面要合理节约使用,二者不可偏废。即不能强调保证供应而不注意节约,也不能因强调节约而不保证供应。所以,既要管供,又要管用,还要管节约。

上一篇:【路域环境整治】清杂草 种花卉 扮靓干线公路
下一篇:宿迁无人集群公路养护施工最新消息